黄石公阴宅竹节赋使用方法(黄石公之竹节赋应用)

阴宅2023-02-17551

陈章:陈继豪诗词对联赏析

这是一篇论文,原文如下:

陈继豪诗词对联赏析

陈章

中华文明高古,语言文字独特,诗词冠于世界,成为诗之国度。古时从帝王到乞丐、从圣贤到平庶,皆能吟咏。文人墨客,更乐此不疲。辛亥革命之后,受新文化运动冲击,诗词日渐式微;四九年以后,被定为“不宜提倡”,更是致命一击。1979年童怀周选编的《天安门诗抄》,大多数近体诗,不符格律。直到改革开放后,这一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才重新焕发青春,各地诗社如雨后春笋,诗人迭出。我所认识的陈继豪先生,可谓其中出色的一位。

继豪兄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诗词月刊】深圳站站长,中国楹联学会及其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深圳诗词学会副会长、深圳书画家协会理事。诗联作品见于【中华诗词十五年鉴】【民族魂—诗词联大观】【中华诗词】【当代诗词】【诗词月刊】【古今诗人颂罗浮】【四海诗人颂云和】【中国对联年鉴】【中国楹联家大辞典】【中国对联作品集】【中国嵌名联大观】等。曾入选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的【2001—2005五年五百佳联】和2013年【佳联三百副】。诗联作品分别在《中国梦想·美丽丽水》大赛以及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世界微征文大赛中获奖。对联作品分别在武当山下丹江口市的“静乐宫”大殿、广东潮阳的卓锡古寺、石泉岩、灵显古寺等山门及各殿镌刻悬挂。

这里,就从他的几首七绝谈起:

百年辛亥(词韵)

奴辫笠冠连夜除,江山此日易新符。

千年帝制飞烟灭,义写中华一部书。

起句“奴辫笠冠连夜除”,就令人喝彩。一首七绝,仅二十八个字,写“百年辛亥”,从“除辫”入手,是一条最成功的捷径。满清,初兴之时和灭亡之际,就总以“辫发”大做文章——

1636年,皇太极明令:“凡汉人官民男女,穿戴要全照满洲式样……有效他国束发者,重治其罪。”

1912年3月5日,孙中山颁布《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云:“满虏窃国,易吾冠裳,强行辫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读史至此,辄用伤怀……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以除虏俗,而壮观瞻,此令”。

“连夜”一词,也足见诗家通晓辛亥革命的历史。

承句“江山此日易新符”。以“新符”呼应“除辫”,如水流花放,极见自然。

从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到宋元明清,政权总是仅在一家一姓之间更迭。但这回不同,是“千年帝制飞烟灭”,这一转,在承句的基础上更进一层;结句“义写中华一部书”,整个辛亥革命的全过程,都被一部《辛亥革命史》包涵了。

《辛亥革命史》从第一章“康、梁变法失败”,到第六章 “共和:理想与现实”,全书120万字。为一部煌煌巨著,写就这么二十八字读后感,全诗工雅流畅,层次分明,意蕴深远,已臻古人“一首七绝,廿八贤人”之境。人言元稹二十字宫词: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足抵白居易一篇《长恨歌》;该诗之于《辛亥革命史》,也可作如是观。

次韵邓世广先生之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口占

曾是硝烟弥国门,江山已改旧乾坤。

奈何仓鼠群而硕,惊扰泉台英烈魂。

该诗可谓“百年辛亥”的姐妹篇。

1911年4月27日黄花岗起义,是海峡两岸、国共两党共同纪念的大事件,大家耳熟能详。

首句“曾是硝烟弥国门”,为读者描摹出百年前那场发生在中国南大门碧血横飞的景象。孙文语“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所以承句说:“江山已改旧乾坤”这头两句看似平淡的平铺直叙。但转句“奈何仓鼠群而硕”,如奇峰突起,令人心头一震。本来,承接“江山已改旧乾坤”的,应该是举国新气象,人民享太平。但现实并非如此,一百多年来,“官仓老鼠大如斗”的现象,什么时候停过?清帝逊位后,大小军阀粉墨登场,谁个不是在为自己扩权聚财?

奈何?!行文至此,笔者不禁为诗人这二字击节,它大有民国诗人蒋光慈“我欲哭无泪,欲号无声,欲拼又无兵刃……”的意境。无奈之下,诗人不予直言。但是,精彩的结句出现了:“惊扰泉台英烈魂”。今者不作“妄议”,被惊扰的英烈之魂,乃是最好的回答。此,一浇块垒,堪称神来之笔。尤令人扼腕的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可不是当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走投无路的渔阳戍卒;也不是历代“死罪好当,饿罪难当”而冒死造反的饥民。他们大多数是受过良好教育、生活优裕的青年才俊。烈士中有9位留学生,28位海外侨胞(其中有华侨学生、商人、工人),3位记者,2位教师,12位工人, 14位军人……。其中以一篇《与妻书》传名的林觉民,他是民国国务院参议、法制局局长林长民之弟、贤媛林徽因之叔,是回国参加反清革命的留日学生。

这群人中龙凤,如果泉下有知,情何以堪?

“奈何仓鼠群而硕,惊扰泉台英烈魂”

这个转结内涵深邃,而又令人一目了然。因此,我将它视为当代诗词政治色彩极为浓烈三联精彩诗作之一。其它两联一是熊鉴的《咏贺龙》末联:可怜剑起人头落,犹说阿瞒是梦中。二是林锡彬的《着陆英伦》末联:泰晤士水分南北,主义向东不向西。

云和湖夕照

夕照苍茫山更幽,云和风物悦清秋。

雁临孤屿归舟晚,好与飞霞竞自由。

该诗是作者2012年秋在浙江云和雅集时的题咏。

浙江云和湖延绵90公里,北靠仙霞岭,南倚洞宫山。在夕阳映照下,更显得苍茫幽静,秋高气爽,令人心旷神怡;起句写景,承句抒情。转句纯用白描:雁临孤屿归舟晚,其中“雁临孤屿”是主体,归舟是衬托;共同组成一组优美的画面。

大雁,是秋日南飞的候鸟,古诗词中借雁抒情的名句很多,寓意各有不同。如李后主“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唐无名氏“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沈如筠“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温庭筠“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等等,是借雁思人。李白的“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和“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是借雁抒发豪情逸兴,展示诗人的豪迈胸襟。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则是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另外,王湾“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等等,都是各有寄意,难以尽述。

唯陈继豪笔下渔舟唱晚之际,“暂歇孤屿之雁”,是蓄势待发,“好与飞霞竞自由”!它与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和王勃《滕王阁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有异曲同工之妙。陈氏云和湖此雁,堪称旧体诗坛中人人笔下所无之“第一雁”。

陈继豪七绝,总有过人之处,另如下面三首:

观壶口瀑布感怀

浊流奔泻一壶天,莽莽黄河已杳然。

何日晴波鲤鱼跃? 稻粱垂岸浪推舷。

九曲黄河,中国第二大河,民族文化的摇篮,却是害大于利。历史上历次人口南移,多数起步于黄河流域。刘禹锡的“九曲黄河万里沙”乃一针见血。黄河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形成奔腾汹涌的瀑布。“浊流奔泻一壶天”正是这个写照。黄河要么泛滥,要么断流、沙化,“莽莽黄河已杳然”这正是诗人当时看到的景象,起、承二句表达诗人压抑的心情和由此引起的感叹。转、合两句,引用了“左慈戏曹操”这个典故中著名的黄河鲤鱼,表现了诗人的无限憧憬:晴波跃鲤,稻梁垂岸,浪涌船移……。全诗音韵铿锵,一气呵成。读之令人难忘。

金沙江遐思

仰首雪山腾玉龙,云披哈达入苍穹。

飞崖虎影今何在?依旧金沙水向东。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从青海流经四川、云南。丽江境内江段,有世界落差最大、以险要雄奇著称的峡谷虎跳峡,江流最窄处仅三十余米,老虎一纵即过。诗人站在虎跳峡东望,高耸入云的玉龙雪山,历历在目,云如哈达围绕。启承以景入诗引发 “遐思”,深得形象思维之妙。转句设问,昔日曾在深山不可一世的虎影,如今何在?但不管天下发生什么变化,丝毫不变的是金沙江水依旧滔滔奔流东去。该诗形象生动,言无尽,遐思无限,意趣无穷。

种田歌

—答友顺同学

肩挑日月笠遮天,矢志耕耘年复年。

畦垄为笺锄作笔,人间忧乐聚心田。

诗人少年时的同窗友顺兄,读书不成,做了农民。此诗起句夸张,承句写实,第三句巧用比喻,层层铺垫,末句境界全出:“人间忧乐聚心田”。一个躬耕垄亩者,却心怀天下,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浙江云和题咏

仙宫湖碧映云川,雾壑晴峰一脉连。

鸟悦幽林吟妙韵,鸡催旭日上梯田。

牧童吆醒村边树,新妇浣沉潭底天。

耕读伊人忘岁月,持山作寿乐怡然。

这是诗人在全国诗赛中的获奖七律。云和地处浙江西南,居丽水市中部,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瓯江上游—龙泉溪贯境而过。该地有仙宫湖景区,面积16平方公里,是一个以碧水、深湖、野生鱼为主题特色的综合性休闲度假旅游景区。景区设有以“瓯江帆影”、佛教文化和船帮文化为主题的“十里云河”游线。所以首联说;“仙宫湖碧映云川,雾壑晴峰一脉连”。

颔联“鸟悦幽林吟妙韵,鸡催旭日上梯田”,用拟人手法,为读者描摹出云和梯田胜景——梯田景区位于云和崇头镇,开发于唐初,兴于元、明,总面积51平方公里,海拔跨度为200米-1400多米,共有700多层。此联“鸟”、“鸡”是鸟纲类动物相对;尤觉工整;下联“上梯田”语带双关,化典无痕——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有句曰:“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颈联“牧童吆醒村边树,新妇浣沉潭底天”,字字工对。用拟人、夸张手法,将一幅农耕文明时代村童放牧,少妇浣纱美丽图景,呈现给读者。

因前三联大量描写云和诸般景致,故末联纯属抒情:“耕读伊人忘岁月,持山作寿乐怡然”。耕读是我国古代传统的耕读文化,人们日耕夜读,所以古代江南地区人才辈出。“持山作寿”,典出唐武三思诗句“愿持山作寿,恒用劫为年”,即“寿比南山”之意,尾联托出这世外桃源之境。

诗人胸罗万卷,故涉笔成趣,举重若轻。全诗紧扣主题,立意鲜明,措辞雅致,呼应得当。在全国诗赛中得奖,绝非浪得虚名。

2012年,是杜甫诞辰1300年纪念年。诗人有七律

缅怀杜工部

昏君佞相绝贤良,安史鏖兵国祚殃。

社稷将倾心惨切,家乡已邈意彷徨。

秋风破屋忧寒士,暮雨摧舟哭乱唐。

野老胸怀齐日月,诗声载道与天长。

首联写唐玄宗后期沉溺声色,重用李林甫、杨国忠二奸,排斥贤良张九龄,裴耀卿和杜甫等青年才俊,终于导致安史之乱,盛唐国祚就此转衰。

杜甫经历了开元盛世,也经历了安史之乱全过程。杜甫一生的创作,与他的时代息息相关。因此该诗颔联开始切入写杜甫:“社稷将倾心惨切,家乡已邈意彷徨”;杜甫广为人知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就是杜甫当时的作品,可为该联作注。颈联“秋风破屋忧寒士,暮雨摧舟哭乱唐”,上联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裁剪凝聚而来;下联“暮雨摧舟”则由“老病有孤舟”衍化而来;宋代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认为杜甫《登高》里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一联有“八悲”,读者可以算算,陈继豪先生这首诗有几悲?

杜甫自称“杜陵野老”,百姓尊他诗圣,故末联以“野老胸怀齐日月,诗声载道与天长”作结,全诗至此,一个忧国忧民的诗圣形象,跃然纸上。

诗人敬仰诗圣,饱读杜诗,深谙杜甫生平事迹,故丙申二月深圳诗词学会迎春会,席间拈得“北”字定体填词,一首长调一挥而就:

念奴娇·乙未秋谒杜甫草堂感赋

寻踪天府,正当空雁字,风亭横笛。花径不因秋冷落,凝雾衍生环碧。何处蓬门,韦庄重葺,万里桥西宅。蕉风竹影,百花潭水之北。

乱世瘦马难行,盛唐安在,入蜀他乡客。幸寄浣花溪岸畔,茅屋却遭风拆,仰叹犹思,四方寒士,笔底民声泣。瘴风寒雨,病舟犹赋心迹。

成都杜甫草堂幸晚唐诗人韦庄寻得故迹重新修整得以延续。

安史之乱之唐肃宗乾元元年,杜甫贬官,得一官弃瘦马,自叹命与其相似,而咏“瘦马行”。词中“天府”、“花径”、“蓬门”、 “茅屋”、“寒士”、“病舟”“百花潭”、“浣花溪”、“万里桥西”、“韦庄重葺”、“笔底民声” 皆围绕杜甫发生,正如郭沫若题草堂联有“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句。全词苍凉沉郁,大有“凄凉四顾,慷慨生哀”之慨。这是笔者见过的写杜甫最精彩的一首长调。

鹧鸪天•古筝妙韵

谁抚琴弦唱鹧鸪?宫商角羽妙音符。

寒鸦戏水秋晴曲,丹凤朝阳春煦图。

流泛韵,震心枢,悲欢离合指间抒。

狂飙如泻银河落,撼动昆仑雪溅珠。

继豪先生这首【鸪鹧天·古筝妙韵】从描写弹筝者轻拢慢捻的形象,写到格调委婉、韵味别致的潮乐《寒鸦戏水》以及中西合璧、余韵悠长的名曲《丹凤朝阳》,其间情景交融,最后高潮迭起,将一曲古筝妙韵,描摹得惟妙惟肖,达到令人“如听仙乐耳暂明”的效果,非词律、乐理俱精者,绝难为之。诗人另有一首描写音乐的【水调歌头•潮阳笛套音乐】,郭业大先生在《深圳诗词》2013年第一期称该词“形神兼备、名实合一地慨述了笛套锣鼓乐的宏大内涵与精彩表现,尤其在勾勒出笛套鼓乐的气势、声威、高雅风韵、回环旋律之后,又巧妙地嵌入大量鼓乐曲名而读之毫无枯燥之感……”可谓尊崇备至。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继豪兄填词,用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严格遵守“词林正韵”,措辞工雅,承转得当,化典无痕;内容则紧扣主题,立意鲜明,如下面三首。

行香子·罗浮山

道辟玄黄,世历沧桑。数东粤、四百峰光。仙游神赴,鹤驻龙藏。集华山险,黄山秀,泰山昌。

存眞抱朴,显圣纯阳。又坡老、此贬南疆。罗浮易主,酬唱流芳。咏朝霞灿,飞霞幻,晚霞茫。

此双调小令采用苏轼所用之定格。起拍引入道教天地沧桑之演变。位于粤东的罗浮山,四百多山峰九百多瀑布流泉,自古便是儒释道向往之地。秦时,道士安其入罗浮醉酥醪;汉文帝游说赵佗的使者陆贾到粤,惊奇发现罗浮山;隋朝时,赵师雄远道而来便做起梅梦;民国陈济棠主粤时,在酥醪观後山巧遇群鹤跟随盘旋,後来陈建“驻鹤亭”纪念。歇拍处引入华山、黄山、泰山,罗浮与之并美。

过片又引典:常来常往的吕纯阳;东晋在此开辟道场并写成【抱朴子】的葛洪;迟来的苏东坡,吟成千古绝唱,罗浮再度易主。美哉罗浮,最后在虚实变幻的霞彩中收拍。这一阕【行香子】,上下片的首二句,严格按偶句入调,全词音节流美。入选【古今诗人颂罗浮】,并被多位书家构为书法作品。

鹊桥仙·赠武汉诗友

丙申正月初六日,学会宴武汉诗友,席间,拈得“雪”字,

议定填【鹊桥仙】为咏。

楚山藏梦,大江泛韵,黄鹤楼头云悦。忽闻玉笛载唐音,引来那、千湖明月。

丙申迎岁,莲峰宴客,举酒抒怀言切。大鹏潮起浪淘沙,同心唱、阳春白雪。

金缕曲·乙未初冬谒汉中紫柏山张良庙

乙未岁杪,深版第三次版主会,以王安石《元日》诗廿八字分韵,余拈得“竹”字,议定填词牌【金缕曲】

紫柏初游目。直惊乎、石门天险,子房归宿。博浪飞椎空雪恨,复得黄公兵牍。施巧计、鸿门脱束。栈道残痕留崖壁,乃运筹帷幄兵戎逐。尸遍野,鬼魂哭。

江山归汉功臣戮,叹萧何、更悲韩信,死无分竹。谁遣留侯辞爵去?从赤松为高足。参辟谷、云端乘鹿。吐纳云烟三界外,正瑶池千载蟠桃熟。瞻仰处,史堪读。

*张良,字子房,刘邦谋士,本姓姬,在博浪沙(今河南省)椎秦未遂,改姓张。避下邳(今徐州东)得黄石公授书,後助刘邦鸿门宴脱险,又助刘兴汉。汉立,张辞侯于秦岭紫柏山入仙道。

*分竹:授予象征权力的竹使符,即授权。将竹节分劈为两半雕刻为符,一半给予受权者,一半留宫中,谓“分竹”。

此二阕在网上获得一片赞誉之声。

陈继豪不但诗词俱佳,尤擅对联。下面,先从他【题卓锡古寺白牛岩梵音亭】二副七字联谈起。

松风玉笛莺啼序,丽日丹霞自在天。

白牛问道千秋岁,紫燕裁诗一剪梅。

第一联之妙,在于将词牌“莺啼序”作为偏正结构与“自在天”相对,此对需道行深厚者方能为之;第二联妙在字字工对,浑然天成,后三字都是词牌名,融比喻、拟人、借代、夸张、用典等修辞方式于一炉。读后令人心存意念,过目不忘:

作者精湛的联艺,在《题广州梦欣品艺茶庐》一联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品为标格,艺苑衍才情,把春风夏雨、秋月冬阳,都赋予清音妙韵;

茶逸神思,庐庭涵意趣,偕绿水青山、白云紫霭,尽溶入盏海壶天。

首先将“品艺茶庐”四字镶嵌得十分自然流畅,达到了“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境界。

《红楼梦》里,妙玉请黛玉、宝钗、宝玉品茶,调笑宝玉说,“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就是饮牛饮骡的了。所以说,“品为标格”。品,即是某种风范、气度。“茶逸神思”:茶,飘逸出来的香气,令人产生神思妙想。 “艺”“庐”二字,诗人将它融入“艺苑”“庐庭”,作为两个处所相对,犹显工整、自然。再往下看“艺苑衍才情”,“衍”是延长,开展:如衍绎,推衍。“庐庭涵意趣”,“涵” 是包容,包含:如涵蓄,蕴涵,海涵。“衍”者外拓,“涵”者内敛。尽显对仗之妙。“才情”对“意趣”,也紧扣主题。下来是春夏秋冬与四种颜色本句对,如行云流水,美不胜收。

最后“清音妙韵”与“盏海壶天”,前者是“品”、“艺”的结果;后者呼应“茶”、“庐”,匠心独运。该联堪称陈继豪对联代表作。为广州梦欣品艺茶庐增色不少。

正因为诗人联艺高超,因此2014年在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发起世界潮人微征文活动中,连同上面对联和以下四副对联,皆获一等奖,下面四联是——

潮阳东岩山门联

揽胜喜登临,诗咏白牛卧月、金顶垂岚、石岩梦雪,

山海云连昭气象;

寻踪犹景仰,心铭颠祖开基、伯琦啸韵、御史留题,

俊贤辈出蔚人文。

胜迹启清思,危峰堪作笔,松筠泉石皆诗意;

罡风消俗虑,落瀑若垂笺,云霭山川入画图。

岭表聚烟霞,登临且向三摩地,抛开物我;

佛庭祈福慧,归去犹携八吉祥,证得因缘。

练江西拱,落日染金波,飞霞连碧宇;

海气南来,潮音弘妙法,暮鼓震尘寰。

与以上对联同获一等奖的还有咏潮阳文光塔几首诗,有这么多的诗联同时获一等奖,可喜可贺。

下面三副挽联,是诗者为著名企业家、书法家、诗人唐大进先生的先严、著名西秦戏传承人唐托先生百岁逝世所撰:

敬挽汕尾西秦戏剧家唐托老先生百岁驾鹤

百岁行藏,箫弦起处台型足

一生冠盖,锣鼓催时意象奇

风流演绎,梨园最好是西秦,漫生桃李

德艺宏成,正线称奇源北国,契合因缘

宫商合切而行板,乃正统秦腔,传承是道

仁德和衷以致然,有贤明后裔,恪守唯章

2007年19月27日,马其钝先生在香港大公报发表的《挽联﹕从鲁迅到巴金》一文中说:如今的挽联鲜有佳者。

其实,如今的挽联水平,并不衰败。只是,高手隐于市。如陈继豪挽唐托先生三联就都是字字珠玑的佳联。

第一联“百岁”、“一生”是数量词相对,更妙的是,唐老一生刚好活了一百岁;“行藏”、“冠盖”是名词相对;“行藏”内涵极广,这里作行止、生涯解;“冠盖”原为戏剧道具。联中作事业解。箫弦、锣鼓,都是戏剧用具;属名词相对;“起处”指方位,“催时”指时间;全联至此语气起一波折,灵气尽显。“台型”是戏剧术语,指戏剧演员装着及亮相,与“意象”作为名词相对,前者是外在形象,后者是内涵意境。末字“足”、“奇”是形容词相对,挽百岁戏剧名家以“足奇”结尾,极为工巧,传神。

第二联,西秦由宋、明两朝西北地区的西秦腔流入闽、台、粤,定格于广东海陆丰,与地方民间艺术结合,至清初形成西秦戏。“梨园最好是西秦”为清代海丰举人黄宗道 “竹枝词”句。

诗人信手拈来对“正线称奇源北国”, 正线与西皮、流水皆为古中原曲调名。作为戏剧名词正好与“梨园”相对;最后“桃—李”、“因—缘”既为本句对,亦为对句对。全联对仗工稳,虚实相间,道出西秦来龙去脉,赞颂逝者德艺双馨,非艺臻化境者,难作此联。

第三联以叙事形式,告慰逝者,西秦这一剧种,从正统秦腔传承而来,如今后继有人……。

三联主题围绕“一个中心”, 措辞文采斐然,内容各有侧重,唐老泉下有知,当无憾矣!

诗、词、联,古老华夏独特有的文学瑰宝,历史上留了多少千古绝唱!这三者既相互渗透、依存,又各以其特色而独立存在。在各个不同时期,各有其发展高峰。吟诗、填词、撰对,当要综合社会、自然、历史、人文、哲学等诸多方面的学识与修养和驾驭文字的能力。相信陈继豪先生的创作高峰将在到来之中,期待有更多佳作问世。

“南阳黄石砚”是什么东西?

砚台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出土实物表明,早在二千多年前的秦汉,就已经出现了专门研墨用的石砚。黄石砚产于河南省西南南阳盆地东北缘

的方城县黄石山,黄石砚唐代时已名扬天下,如今又重现昔日光辉。

盛产黄石砚石材的黄石山,位于南阳盆地东北边缘,山不高,取名「黄石」,位于河南方城县境内,秋日里山上满目萧索的衰草、枯树掩盖不住

满眼或青、或黄、或紫、或绛红的石头。地上踩的,抬头见的,走累了停下来背靠的、坐上歇歇脚的,全都是这种色泽嫣红、质地细腻的石块,当地

人便是用它们做成「质如玉,声如磬」的「黄石砚」。

黄石砚的历史渊源

黄石砚是中国五大名砚之一,始于唐,兴盛于宋,是历代书画家赞赏和珍爱的佳品。早在宋代,当时著名画家米芾在其专著《砚史》中记述云:

「唐州方城葛仙公岩石,石理向日视之,如玉莹、如鉴光、而着墨如澄泥,不滑、稍磨之,墨已下……良久墨发生光,如漆如油,有艳,不渗也,岁

久不乏,常如新成,有君子一德之操,色紫可爱,声平有韵,亦有詹青白色。如月如星而无晕。」米芾作为一代书画宗师,一生收藏许多名砚,然而

一方出于黄石山的正紫石砚,一直是他心中的「天下之瑰宝」。宋代「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大书法家黄庭坚,从好友处得一方黄石砚,爱不释手,珍

而藏之,并亲登黄石山,赋下「探囊赠研颇易墨,近出黄山非远求;乃知此山自材美,物以致用当穷搜」的赞美诗句。在众多文人名流影响之下,黄

石砚开始走出黄石山北麓的「砚瓦石沟」。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久已不闻的采石、刻砚之声又开始零星回响在黄石山间。一九九三年十月,中国黄石砚荣获中国国际书画博览会金奖;一

九九四年,中国黄石砚参加全国石砚展览,并获石质、工艺双项金奖,从此,黄石砚再度「出山」。

黄石砚六大特点

黄石砚之所以能久负盛名,深受文人墨客之青睐,是因为它的质量优良,得天独厚,独具特色。此砚石质细腻、坚润,有六大特点:石质如玉、

贮水不涸、其声如磬、其色多变、发墨如油、如膏如脂。专家称:黄石砚属于古代沉积岩,石粒细密,硬度在2.6-3.0之间,为软玉石类,用手触摸,

温韵不涩,它的密度适中,以物敲击,磬声徐徐,不沉不闷,使人心舒意畅。

黄石砚因沉积岩生成时的脉络有别,形成了颜色各异、多彩纷呈的鲜明特色,其种类有紫石、青石、青紫石、墨石、凤眼石等5大类。

紫石色泽为标准马肝色,湿润后呈正紫,纹理细腻,温润如玉,发墨性能良好,磨出的墨汁如漆如油,有艳丽的光彩,时间再长,也如同新磨的

一样,磨墨发出的声音,平和而有韵。

青紫石则为紫中带青,或呈青灰色,有孔雀羽毛的光辉,也可称「孔雀石」,和正紫石同样细腻,更现古朴典雅,硬度和正紫石一样,都在2.6度

左右。

青石呈钴蓝或青灰色,也有孔雀尾羽光泽,间或有明显纹理或星点,结构均匀,板理层纹一致,敲击声音清悦,成材率高,最适合制作竹节砚,

体现竹的挺拔和清风亮节精神。

墨石呈灰墨色,石质细腻如正紫石,极易发墨,墨出的墨汁细浓,经久不渗,书写流利润泽,墨色艳丽异常,但此石蕴藏渗层,极为难得,得到

的无不视为瑰宝。

凤眼石十分罕有,石中有状呈圆点者,大小不等,很像眼睛,有的有眼有珠,有的中间还有瞳孔,外层有晕,多到八九层的「双眼皮」。正圆形

的明媚如画,有的翠绿相间,美观异常。这都叫「活眼」,有的不太清晰鲜明,或只是一个白点,这些都是极难得的石材,用凤眼石制作的砚台,观

赏价值极高,再加上精美雕工,就成为价值连成的稀世之宝。

采石全靠人手

从山上采石,再背至山下制砚,全靠肩扛背驮,用脚板一点一点踏出来。千百年过去了,即使到现在,山上狭仄的羊肠小道依然无法通过任何现

代运输工具,因此,人们现在经常看到山上的匠人安静地等待背负石头的采石人蹒跚走来的场景。

据一位制砚艺人介绍,黄石山上的石头是不能用炸药采的,因为其石质较软,受不得那猛烈的冲击;山体表面的石头是不堪一用的,只有地下两

米的石材才能保持原有的细润和完整。采石的过程实际上是人工雕凿的过程,或者说,制砚雕刻的第一刀正是从采石人沟壑纵横、结满硬茧的那双粗

糙大手开始的。

黄石山南山脚下就是生产砚台的村庄。提起黄石砚,当地上年纪的人,几乎都深谙此道,人人可以动手制作。据当地一位做石砚的老艺人介绍,

黄石砚加工程序,首先是采石,从方城县独树镇境内黄石山上采石块。然后选石,即挑选哪些石块可以制作砚石。挑选好石块后再制胚,以前纯用手

工制作到如今有了加工机器,用机械将石材切割成砚台石胚。砚台石胚制作完成就是设计图案,根据石胚色彩、大小、厚薄在石胚上因材画出图案框

架。再用现代机械雕刻刀具按图案切、刻、雕成粗糙的图案,譬如龙、凤、荷、莲等。再细雕,工人用手工雕刻刀精雕细琢各种传神精制图案。最后

一道工序打磨,将刻成的图案再用手工打磨成光滑的表面,这样一个精美的黄石砚就在这些能工巧匠的手里诞生了。

村中先辈自古就以磨刻砚石为生。「砚山铺的闺女不纺花,人人都会磨砚瓦」,古代女子无不以精通女红为荣,而这个村里的妇女却以刻石为傲

,可见当时村中制砚的风靡和制砚文化对当地人文影响之大。

产业发展壮大

自清代以后,由于受时代影响和加工设备的限制,黄石砚的研究开发步代滞缓。近年来,方城黄石砚确实得到了长足发展,现在黄石砚加工企业

已发展到十多家。由过去的纯手工雕刻发展为手工、机械共享,由过去的少数艺人雕刻发展为联营、集体、个体多轮驱动的农民致富产业。方城黄石

砚以质取胜,以花色品种多样赢得用户青睐,被国家轻工部列为国家级礼品馈赠国际友人,曾荣获国家级多项金奖,目前,已开发近百种新型产品,

年产精品砚台五万方,产品远销内地二十六个省市和日本、美国、香港、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业内人士表示,如今黄石砚从石材设计到雕刻,都超过了昔日的辉煌,秀压群芳,发展前景广阔。目前端砚、歙砚等名砚石材已近枯竭,远远满

足不了市场需要,而黄石砚石材丰富,适合综合开发。石贵有眼,黄石砚石材中的凤眼石睛、瞳、环、晕兼具而明晰,其它石种中马尾纹、水浪纹、

山水纹、云彩纹、金线、银线、翠线等多种纹理图案也异彩纷呈,便于因材造型,因型施艺。另外黄石砚在发展的过程中已形成一支上百人的设计、

雕刻技术队伍,其中有部分设计师和雕刻工艺师在内地同行业中都有独到的造诣。

据介绍,为了更好地将「黄石砚」这个品牌发扬光大,当地政府正在积极办好四件事:一是建立黄石砚协会组织,以协会为纽带,统一解决采石

、加工和销售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二是筹建黄石砚工艺研究中心,组织技术合作和技术攻关,进一步研制高精尖黄石砚产品。三是对黄石砚石材资源

进行地质勘查,对青石、紫石、青紫石、墨石和凤眼石等五个石种进行定位、定量。四是保护石材资源,划定封山保护和开采范围,严禁滥采乱挖,

统一采石,统一销售。

随着方城黄石砚受到海内外越来越多收藏者的关注,黄石砚产业将进一步发展壮大,走出中原、走向世界。

玄空风水与八宅风水如何抽爻换象

而在此二十四中,唯表一运之子午,二运之寅申,三运之甲庚,四运之乾巽,六运之辰戌、七运之辛乙,八运之坤艮,九运之午子,方为父母卦,余皆为子媳卦气。

大玄空地理六十四卦,除用于避“反伏吟”,“变运”诸外,还可用河图卦运以收山出煞。

乾坤坎离{先天四正卦}-----内三爻收山,外三爻收水。

巽震艮兑{先天四隅卦}-----内三爻收水,外三爻收山。抽爻换象之法则为:

1、熟记圆图{先天}之洛数。即乾九,兑四,离三,震八,巽二,坎七,艮六,坤一。

2、熟记 先天八卦 与后天八卦的关系。

口诀:

[1]乾。离。震。艮。乾。坤。坎。兑。巽。坤

顺读,乾离,离震,震艮,艮乾,坤坎,坤兑,兑巽,巽坤-----上先天,下后天。

逆读,坤巽,巽兑,兑坎,坎坤,乾艮,艮震,震离,离乾------上后天,下先天。

[2]乾离艮,巽坤兑。兑巽坤,坎兑坤。离震乾,艮乾震,中为先天,末为后天。震艮离,坤坎巽。

3、上卦{外卦与下卦}内卦爻所变出的卦数{河图洛数}之关系:

[1]要合起来为五,十或十五之数。{即合夫妇正配与先后天见}。

[2]要合生成之数,即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

[3]除此之外者,或犯伏呤{卦不变},五行相克,不调和,不可用。

使用“连山卦些子大法”,必须熟背“黄石公竹节赋”之赋文,明白“卦体五行生克”,“浑天六十甲子装卦”之六亲,世应,日月建传符诀。熟练之,立可断定坟宅之吉凶主应:何时,何房发,休时,何房发祸,生何疾病。

八宅抽爻换象法

八宅笼统地分为四吉星和四凶星,其实每个星当中,都包含有弎个小星,分别对应每一卦的三个山向,在分析时以主星为主,但每一个小星都有不同的侧重点,我们在布局时,就可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进行布局。

每一个卦按顺时针排列,对应三个小山向小星分布如下:

生气:

文昌(主催官),天枢(主生气),天节(主节孝)。

延年:

天钱(主发财,发六畜),开阳(主延年),从官(主武职,仆从)。

分享到: